校友回访录 | 杨尚奇:跨文化视野中的校友风采,在世界坐标系中成长

作者:时间:2025-05-08点击数:

个人教育经历:

本科:聊城大学东昌学院2018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硕士: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the class of 2022 Computer Science wit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诺丁汉大学2022级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专业)

就业:2024年9月,入职中国联通山东省分公司,负责烟台产业互联网工作的支撑监管。目前针对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部署及应用研发行业,做专项技术支持。

大学生活:

大学期间,我曾担任班长,努力在师生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及时转达老师们的任务,反映同学们的需求。同时,我不断挑战自我、尝试新事物。在星主播主持人大赛中荣获亚军;于 “东昌之声” 播音组深耕两年,出色完成学院新闻主持、晚会主持及宣传配音工作。运动场上,我也绽放光芒,夺得运动会 400 米季军、羽毛球比赛第一名,这些荣誉成为我大学生活中耀眼的勋章。

新闻要点演播室

2019年迎新晚会

如今回首,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仍历历在目。辅导员张风荣老师的教诲如明灯照亮我前行的路,她以海纳百川的胸襟,秉持 “有容乃大” 的育人理念,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自主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宿舍生活更是难以忘记,我们结伴吃饭、逛街,一起喝着廉价啤酒畅谈理想的场景,充满了纯粹与温暖。毕业至今,我仍坚持每年与舍友相聚,重温那段虽物质匮乏却无比珍贵的情谊。研究生阶段多是独自面对挑战,这更让我深刻体会到大学集体生活的难能可贵。希望大家务必珍惜大学生活,四年之期一过,无人不怀念。

张风荣老师的课堂

诺丁汉大学计算机科学实验室

留学原因:

“留学生”这个在大家心里褒贬不一的名称其实也无数次在我的观念里被反复怀疑和认可。我曾怀疑短暂的硕士学习会不会影响我的专业性,也曾经怀疑一个人能否面对在强烈文化冲击之下的国外生活,更怀疑我的能力能否与学术认知相匹配。但是我认为人生就是一场与自己的对赌,世上哪有什么赠予,所有的尊重和仰望都是这场豪赌的奖励,而唯一的筹码就是仍然坚硬的头皮和还没咬碎的牙齿。想到自己可以读完了万卷的书又走完了万里的路,然后踏实地站在祖国的土地上大喊一声我回来了,那这一切不就都释然了吗。

Machine learning教授讲座

学习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

当没日没夜完成的三指厚论文还被指指点点,当冬令时一天本就只有5小时太阳而自己却在实验室怎么也看不到,当看着各国同学相互无障碍交流而自己却唯唯诺诺不敢开口交流,当看着难吃的“白人饭”目瞪口呆难以下咽,当自己的研究面临难以逾越的学科鸿沟等等。这一切在开始的时候都完全没有办法预料,也不可能有预案让自己选择。只有拿出一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精神状态,允许一切发生,但不许一切虚度

Programming小组汇报

在学术困难面前将要放弃之时别人对自己无意间称呼的一声杨博士,瞬间就来了精神。饭菜不好吃就去楼下超市逛逛,买些果蔬肉蛋自己烹饪又何尝不可。看不见太阳就空闲自驾去爱丁堡追极光,去伦敦看跨年烟花秀,去康沃尔看星空,去多弗看白崖,去老特拉福德球场看曼联主场球赛。

环英国自驾于康沃尔

语言从来不是障碍,解不开的是心障,别人说话太快听不懂没关系呀,自己可以输出啊,我说就好了,管你听不听得懂,用单词拼凑一句话又怎样,语法错误又怎样,考试句式错误满天飞照样能拿高分(论文除外)。有困难就学,没有困难就去尝试。去尝试飞滑翔机,去自驾环英国,去看古德伍德速度节,去坐邮轮征服大西洋,去荷兰看梵高陈列,去西班牙帆船出海,去挪威领略北欧风光,去土耳其坐热气球看日出……生活不只有困苦,还有五光十色,人生海海,山山而川。当埋头奋斗了好久时可以抬头看看,说不定轻舟已过万重山。

爱丁堡海边极光

毕业之后:

硕士毕业之后没有立马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生活之中,我选择给自己一年的缓冲时间。一方面进行几段全职短期的实习工作,增加社会经验,另一方面规划了几次旅行去探索一下国内的风土人情。

4月份完成了在极氪汽车数字信息安全部门为期6个月的实习工作,主要负责电动汽车的ADCU(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研发以及车辆各项安全域控制器的测试工具开发。从学生到工作者这样一种身份的转化其实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世界观的成长。

实习结束之后完成了川藏-滇藏的大环线的自驾游,自己一个人去细致规划行程、仔细分配预算、专心在4000米海拔上的盘山公路入弯出弯,然后立足雪山之巅。

2024年9月,我入职了中国联通山东省分公司,负责烟台产业互联网工作的支撑监管。

Copyright© 2017-2019 http://sxx.lcudc All Rights Reserved.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数学与信息工程系 版权所有